创新体育教学,助力体质弱势学生全面发展 ——适应性体育班成果展示,急救知识传递爱与责任

时间:2025-03-29 作者:小球教研室 来源:小球教研室

 3 月 24 日晚,广西外国语学院体育馆门口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23 级适应性体育班的学生们在这里设置了 CPR 爱心驿站点,为路过的同学们手把手传授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这一活动不仅是适应性体育班本学期课程内容的实践展示,更是我校《面向体质弱势学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阶段性成果的体现。

  适应性体育班是我校针对 23 级体质弱势学生群体开设的特色课程。该群体因身体或心理原因无法适应传统体育课,学校通过课程改革,为他们量身定制了适应性体能练习、体育保健、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体育赛事鉴赏与解说等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一改革旨在满足不同体质学生的运动需求,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教育中受益。

  在当晚的活动中,适应性体育班的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认真地向过往同学讲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操作步骤,从判断意识、呼救求援,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地进行演示和指导。不少同学被吸引过来,纷纷参与其中,现场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厚。“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急救知识,还增强了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能力。” 一位参与活动的适应性体育班学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同学了解急救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适应性体育班的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创新举措。” 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体育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强调要满足不同体质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西外国语学院的适应性体育课程改革正是对国家教育导向的积极响应。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学校不仅帮助体质弱势学生克服了传统体育课的困难,还激发了他们的体育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健康素养和安全意识。

  此次 CPR 爱心驿站点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校适应性体育班的阶段性成果,也为校园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未来,广西外国语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体育教育新模式,为推动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审:宋瑶 二审:宋瑶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