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大学体育——排球》课程中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通过实施分级教育模式、强化过程考核、融入思政教育等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课程的实效性与学生综合素养。体育教学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推行“育英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成效显著。
在分级教学中,教师通过摸底测试将学生分为基础班和育英班,基础班侧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与巩固,育英班则注重战术配合与实战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第5周的教学中,基础班学生重点练习正面双手传球技术,而育英班则通过分组对抗赛强化发球与扣球的衔接。这种差异化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图一)
课程还创新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表现+理论考试+技术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需通过每周耐力跑、指卧撑等体能训练完成素质考核,并参与教学比赛检验技术应用能力。
(图二)
此外,课程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协作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师在讲解中国女排精神时,结合气排球运动特点,引导学生领悟“永不言弃、团结奋进”的内涵。在日常的教学比赛中,学生们自发组成啦啦队为队友加油,展现了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广西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张树滑主任表示,此次改革旨在落实“健康第一”理念,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推动排球运动在校园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