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教学评建工作要求,将中华民族体育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11月4日上午由操舞教研室主任卢香榴老师组织本教研室老师在文化园509形体教室进行教学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操舞教研室围绕“紧扣评建标准磨备课细节,赋能中华民族体育精神课堂落地”主题,开展系列集体磨课活动。全体教师凝心聚力、深耕细研,以专业素养和务实作风推动形体、瑜伽、广场舞等特色课程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图1赖福芬教授指导操舞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
本次磨课活动紧扣评建指标体系,聚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内容呈现等核心环节。教师们结合形体、瑜伽、广场舞、啦啦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的课程特质,深挖项目中蕴含的审美追求、协作理念与坚韧品格,将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与现代操舞教学深度融合。从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到重难点的有效突破,从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到互动形式的创新优化,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研讨、多次打磨。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经验,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尤其在如何通过动作示范、文化溯源、情境体验等方式传递民族体育精神方面达成共识。

图2赖福芬教授与操舞教研室教师共同讨论
磨课过程中,教研室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教师们围绕评建标准中的教学规范要求,优化教案撰写、完善课件制作,将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教学内容——形体课中融入传统礼仪姿态,瑜伽课结合健康生活理念,广场舞、啦啦操中强化集体协作意识,健美操、体育舞蹈中展现拼搏进取精神。通过模拟课堂、分组演练、互评互议等形式,不断锤炼教学技能,力求在课堂上既展现操舞运动的竞技魅力与审美价值,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族体育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此次集体磨课不仅是对评建标准的精准落实,更是教研室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们在交流碰撞中凝聚教学智慧,在精益求精中提升教学能力,为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操舞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操舞教研室将以此次磨课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把评建要求转化为常态化教学行动,让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